師父海外行腳

  •日本
  •韓國
  •大陸
  加拿大
  •紐西蘭
  •美國

師父國內行腳 

  •朝聖
  •勘察
  •福証
  •加持

師父講經紀錄

   •講經紀錄表

 

 

 

五臺山攬勝  •閰錫山故居  •雲夢山  •長江三峽  •甘肅

2004年4月6日我們到河南鄭州淇縣雲夢山朝聖,禮拜王禪老祖,9日凌晨由河南新鄉搭火車,夜宿火車,直至上午9:05分到達山西太原火車站,再由遊覽車接泊北上五台山。
五台山是中國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即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山西省也因位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以研究山川靈氣的角度而言,因太行山與雲夢山一脈相連,亦即老祖修行地—水濂洞的正北方,因而想要研究老祖,五臺山之行不能免。

傳說中的五台山
據多種古書記載,東漢永平七年(64年),漢明帝派大臣蔡愔、秦景等十幾人赴西域拜求佛法。蔡愔、秦景等人在大月氏(富汗一帶)得到佛經、佛像,並巧遇正在當地宣傳佛教的天竺(今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立即邀請他二人來中國講經授法。兩位高僧應邀與蔡愔、秦景等人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于永平十年(67年)十二月回到洛陽,下榻鴻艫寺。
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敕令于國都洛陽城西,按照天竺佛教傳統樣式,建造一座僧院供二位高僧居住。為紀念白馬馱經輸像之功,因名白馬寺。
永平十一年(68年),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從洛陽去五台山。他倆為什麼千里迢迢寺朝拜五台山呢?這是因為佛經上不止一次提到過中國的五台山和在五台山演教的文殊菩薩。
兩位高僧以慧眼觀出五台山乃文殊菩薩的住處,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環境清幽,遂計劃在此造寺。但當時的五台山為道教的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便奏知漢明帝。《國史旧聞》載:永平十四年(71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諸道士于白馬寺,使與摩騰、竺法蘭二人賽法。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焚經台位于白馬寺西南方,今遺址尚存,關于焚經的結果,《清涼山志》記載,道教經文全被焚毀,佛教經大却烈火不燒,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
由于這裡山勢奇偉,氣象不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修行處相似,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寺以山名,因名靈鷲寺。漢明帝為了表示信奉佛教,乃加「大孚」兩字,即「弘信」的意思,因而寺院落成的全名,叫做大孚靈鷲寺。
大孚靈鷲寺就是今天顯通寺的前身。從那時起,五台山成為中國的佛教聖地之一,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隅,與山西省會太原相距230公里。自東漢永平年起,歷代帝王在此修造寺廟很多。

2004年4月9日午後
•錦繡山莊下塌處 未山丑向現牛羊
在太原吃過早餐,來到五台山,沿路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山西的山很多,迂迂迴迴,終於到了下塌飯店。
遠遠看見一處金星開大陽,甚是美麗,師父一下車,便逕自走出大門,端詳起大門前的這座高峯:『未山丑向,向前這座高山就是「牛」,也就是岸山有牛來朝拜,案前的牛左腳曲臥,右腳在前方,牛身往後而行,牛頭正在右腳上方--------』此時諸眾師兄弟議論紛紛,比手劃腳,努力尋找師父所說的山行所在。
•菩薩頂上好風光 靈鷲山上見真龍
吃過午餐,已經下午四點多,天色漸晚,但在五台山中,卻嗅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古樸的建築,令人遙想悠悠歲月,多少歷朝帝王在此建設,多少誠至的心往來在台懷鎮上的這座名山。

遊覽車直接停在菩薩頂的後門,大家藉著較高的地勢,眺望靈鷲山頂四週景象。後門入口,必須循階而上,後門上方崁著「菩薩頂」三個大字,許多佛教故事中所描述的神奇事蹟就在菩薩頂上,而它正在眼前。

師父等大家到齊了,為我們講解菩薩頂的地理:
(一) 菩薩頂建在靈鷲的頭頂上,是弘法利生的好地方。
(二) 此處眺望,周圍的山都向菩薩頂朝來。菩薩頂雖在孤陰上,但左右開肩,表示與菩薩頂連成一氣,亦即十道天心,所以又不宜將菩薩頂看成孤陰,宜以整座山的大局的山川靈氣而論。
(三) 菩薩頂坐丙山壬向,坐卦澤天夬,如以後門收水神而言,又可論為「坐空朝滿」,所以後門開得很成功。

接著,導遊帶領我們進到「大文殊殿」前參觀有名的「銅鍋」,大家對著三口大銅鍋議論紛紛...。

大文殊殿前有一個庭院,庭院前銅塔、香爐、碑文,大家在殿前合影留念,在充滿密教色彩的窗扉上,彷彿,梵音自天空而降,綿遠而悠長。 接著我們來到大雄寶殿前,廊簷裝飾得更華麗而緊湊,殿內供奉著文殊菩薩,長桌排在兩旁用金黃,金紅的布縵鋪蓋著法幢也高高地懸掛著,散發出菩薩頂上文殊菩薩的法味。殿前栽著師父最鐘愛的大松樹,當每個人昂首翹望時,那思古的幽情,一如碑文上歲月的痕跡,留在每個人的心裡。

•靈峰勝境不勝寒 羅星守氣會筆架
當大家到山門前時,也正是菩薩頂上的最高點,山門做得很大,還用許多大木頭支撐著,在此師父為我們做地理解說:
(一) 我們從這裡往前看,右前方的山形很美,最遠的朝山是「如意」,第二層山就是「筆架」,這也是此處地理與發的原因之一。 筆架的右方又有「鎮紙」、「印」。左方的大白塔是「羅星」與「印」,守住菩薩頂的氣。
(二) 山門坐卦山地剝,剝卦就是一階一階往走,也就是符合山門前這108的階設計。
(三) 剝卦即佛法中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的真實義─捨棄、放下、捨棄放下…….」。
(四) 在靈鷲的頭上建寺,靈鷲會叫、會吃東西、會口不擇言、鬥爭也會比較多,此時導遊印證,以歷史考證,確是如此。

走著走著,似曾相識的音樂在耳畔響起,文物流通處前人潮往來,門前立了一個石碑,上頭寫著:魯智深山門演武舊址: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聽導遊講解,傳說中的魯智深和尚就是在菩薩頂出的家,此偈在魯智深未出家前就已有預言。美麗的傳奇故事,總在時序的遞邅中,一代傳一代。

註:我們從頂上沿階而下,共有108階傳說有它特別的意義。
菩薩頂的一百零八級石台階,是代表人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佛家認為,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把解脫煩惱之道稱為「法門」。菩薩頂的一百零八級石台階,就代表著一百零八個法門。踏上一個台階,意味著跨入一個法門,脫一種煩惱,當你踏完一百零八級台階,氣喘吁吁站在懸有靈峰勝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面,就等于把人世間的一百零八種煩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個沒有煩惱的人了。
意猶未盡菩薩頂 沿路探討說分明

 

眾師兄一路行走,對於菩薩頂上傳說的「佛、道爭地建寺」意猶未盡,請師父再度詳說明:
(一) 菩薩頂實為白鶴穴,不是靈鷲穴,日落西山映白,若是靈鷲穴,點在頭頂,是非就會很多,所以白鶴穴點在丹頂上,靈鷲點穴在肩頸中點。
(二) 白鶴穴點在丹頂,為南極仙翁騎座,所以、此處應以道家妙法衡穏定,否則院寺之爭永無止息。
(三) 傳說中的佛道鬥法爭地,或為傳說,宜以歷史考證為憑。

走著走著,大家說說笑笑,不覺天色已近昏黃,寺門一家一家閤上,我們也只能先回到下塌飯店─錦繡山莊,在遊覽車上,同修興緻不減,請法不斷:
(一) 菩薩頂的山脉由涿鹿經太行山至此,又到雲夢山就停住了,而雲夢山王禪老祖的師父就是「南極仙翁」,白鶴正是南極仙翁的座騎,而穴就結在白鶴丹頂的平台上,就如傳說中白鶴救人,以首頂起,令受難者坐在頭頂上。
(二) 上次師父奉老祖指示到五台山勘察,發現佛道兩者不可缺一,必須合作,至於如何作,還須由老祖指示。

山西廟多,有句話說「白天看廟,晚上睡覺….」導遊的話,隨著車上的巔跛忽大忽小,而淳樸的台懷鎮,也因諸多寺廟群的建設,讓人們的思惟,穿過時空進入歷史的長河,緩緩入心海處。--
 

顯通寺 2004.4.10早上
一大早,大夥興緻沖沖出了門,呼吸新鮮的空氣,對於零下9度的通知,大家有所疑惑。
用過早餐,師父對錦繡山莊前的地理依舊讚不絕口,開示再三。此時曾祕書向師父報告:「一早起床,發現山莊前的土地上有許多牛糞和馬糞」果然和地理立向中的「未山丑向」相應。說著說著,一頭牛驀然走過我們的眼前,大家一陣歡呼,真是「與法相應」。
師父繼續開示,後山未土是「羊」,水從西北而來(山莊左方),所以羊頭朝,而牛頭在水尾,但卻回頭飲水。大自然的奧妙在有心研究者的心中、眼中,是如此的生動與貼切。
今天的行程主要是「顯通寺」,當大夥魚貫上下車後,菩薩頂下的寺廟群已矗立在眼前。

註:傳說中的顯通寺
顯通寺位于五台山寺廟集群區中心,歷史久遠,規模宏大,占地面积四萬多平方米,有殿堂僧舍四百餘間,其間的多處銅鑄文物藝術價值極高,一向為人稱道。近年來,關于顯通寺的遊記文章人們寫了不少,大都宣揚它在五台山諸多寺廟中統帥地位,這就更加激發了人們對顯通寺的仰慕。其實,早在明代,顯通寺就被稱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首和青廟的領袖寺廟,統領全山佛教事務的都網司就曾設在這裡,明朝皇帝歲歲按期撥給僧糧,並發銀兩,以供僧侣使用。這一切都有史料可查,有的碑石亦有記載。
正因此,去顯通寺旅遊攬勝便成了朝山者的一大夙願。無論春夏秋冬,我們只要一登上寺外“震悟大千”的鐘樓,就會感覺到一股敦厚古樸的文化遺風撲面而來。偶而響起的鐘聲,彷彿來自上幾個世紀。舉目仰觀整座寺廟,恢宏瑰麗,古松搖曳,香烟繚繞,好像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正向你講述自己的故事。
東漢明帝劉庄,有一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身穿金甲的人,頭頂上放射出道道白光,在殿庭中往返飄飛,且面帶笑容,頻頻點頭。
漢明帝醒來,覺得夢境宛若真實,第二天早朝時就將夜夢金人之事向群臣講述了一遍,然後徵求百官意見,問此夢當作何解釋。眾大臣無言以對,只有傅毅回答道:聽說西域有神號為佛,這佛能在空中飛行,身上有日光,吾皇夢見的是西方之佛顯靈,可助吾皇基業萬古。東漢明帝聽了,自是高興,立即派了大臣蔡諳、秦景二人出使印度,前去取經。當蔡諳、秦景行至中途,正好碰見倆位相貌奇特的印度高僧,叫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他倆正要去東土傳法,由于挑佛經艱難行旅多日,顯得疲憊不堪。蔡諳、秦景自是欣喜,便買了白馬馱着經書,回到京都洛陽,隨即將印度高僧入境和取回的《四十二章經》的事情奏知漢明帝。劉庄高興萬分,當即下令在洛陽建造佛教寺廟。據史籍記載,寺廟于東漢永平十年建成,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勞,便取名“白馬寺”。
白馬寺泥迹未乾,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匆匆上路傳佛。當他們行至東北方向,忽見一座突兀的山峰姿態奇異,花繁草茂,酷似印度釋迦牟尼修道成佛的靈鷲山,又見阿育王所建佛祖舍利塔置于山中,就返回京都,奏知漢明帝。劉庄立即下令,並撥款在山中修造佛寺,東漢永平十一年,寺廟落成,取名「靈鷲寺」。漢明帝親題寺額,並加了「大孚」二字,意為弘揚,寺廟全稱便為「大孚靈鷲寺」。這便是顯通寺的前身。
首先我們經過塔院寺的側門,據說寺中的大白塔內安置了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塔院寺原為顯通寺的一部分,坐子山午向,地雷復卦。
註:塔院寺大白塔,拔地而起,令人神往,人們常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標誌。

 

《清涼山志》載:割八州稅以克香火之需,魏孝文帝再建大孚靈鷲寺,置十二院。今塔院寺是當時十二院之一的閣院。日本高僧圓仁于公元838年以「請益僧」身份,隨「遣唐使」入唐,公元840年4月28日到達五台山。他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這部著作中,這樣記載閣院:閣前有塔,二屋八角,莊嚴殊麗,底下安置阿育王塔,埋藏地下,不許見人,是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之數也。由此可見,那時的塔是一座二屋八角的塔。據《程雪樓集》卷七「凉國敏慧公神道碑」,今天的大白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系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厥高入云,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也」。
沿著小道前進,我們看見商家么喝著:--來來,你有事,我跟你講─會心一笑,老式的江湖技倆。
蒼松入天際 顯通寺
遠眺菩薩頂 來龍處

 

顯通寺在晨曦中映入眼簾,龍邊有名的鐘樓矗立在眼前,宏偉的建築,精雕細琢,建築之美,一攬無疑。清涼的空氣,一如所有的寺院,給人心中無比的寧靜。
註:顯通寺鐘樓內的鐘為銅質,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名幽冥鐘,因此,“震悟大千”的解釋應是:佛法無邊,在釋迦牟尼的教化和感召下,用鐘聲震悟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不僅使他們從迷夢中覺醒,而且使整個“大千世界”都震悟覺醒。

站在顯通寺外大門,塔院寺的大白塔就在前方。轉身看到低小的大門,難以想像這是佛法東來的第二寺--白馬寺為先,顯通寺于次年。大門門柱上掛著一對木扁,寫著對聯:覺路光明凡聖同遊 、法門平等人天共仰。

進入山門前,門額上掛著「大顯通寺」鎏金扁。許多遊客爭相在此照相,偶一抬頭,菩薩頂正在右前方,「靈峯聖境」的牌樓上來往的人潮依舊不減。
入了門,蒼松巍巍,隨著歲月,記載了歷史,也記載了佛法東來的喜悅和滄桑,大文殊殿前,右有祖堂,左有伽藍殿,殿前寫著對聯「袓堂─佛佛手授,唯授此心,袓袓相傳唯此傳妙」「伽藍殿─赤面忠主人人敬仰,忠義傳華廈鎮守中土」,清淨幽雅的明堂,在諸多賓客參訪中,顯出它不凡的氣度。
大雄寶殿的梵唄聲在耳畔響起,殿前的日晷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熱烈的討論著,記得同樣的日晷,北京城中也有一個。

再往後走,無量殿的設計讓我們誤認顯通寺在世代遞邅中曾被統治過,但聽導遊說,事實並非如此,此處純磚結構由三個窯洞組合,殿高0.3米,面寛28米,進深16米,是明朝一位無量法師所建。殿內供奉銅貭盧舍那佛,是明代銅鑄藝術的傑作。歷史上又將此處稱為「七處九會殿」亦即釋迦牟尼佛在七個地方講了九次佛法,門首上寫的「法菩提塲」「忉利天宫」「普光明殿」「逝多園林」----都是佛袓講經說法的地方。

參觀過無量殿,師父在此處開示:本殿坐子山什向,地雷復卦動六爻,是正穴所在,我們可以由整座山脉─由菩薩頂而下,虎砂在此處巳經伏下,雖然此殿不是最早的建築,但地理卻落于此處。

無量殿後是「千鉢文殊殿」,據說文殊菩薩長有一千隻手,每隻手上托著一個鉢,每個鉢代表一個僧人,意為文殊菩薩有一千僧人的智慧,也就是大智無邊之意。千鉢文殊殿外,立著密宗法輪,法輪色彩鮮明,彩繪著諸佛菩薩莊嚴的佛像。

文殊殿後的「銅殿」具有歷史意義─殿的形體是模仿北京故宫的金鑾殿,銅殿在現今巳經鍍上金黃色,猶如日本金閣寺的耀眼奪目,殿前各項銅制藝品,細膩逼真,生動傳神,令人讚不絶口。

五爺廟
萬佛閣 五爺與文殊
五龍王 龍砂護主高
穿過狹窄山門,五龍王殿朝向山門。傳說中的五爺是黑臉的,但文殊菩薩為了要度化眾生,化成五龍王,所以變成了金臉。五龍王愛看戲,所以在殿前又修了一座古式戲台,禮拜過龍王殿,師父對此處地理也做了開示:
(一) 龍王殿原是萬佛閣右砂,屬於虎砂,不吉之相。
(二) 修建後,以龍王殿為主殿,萬佛閣前方的原大門也封閉,使龍王殿龍邊有護砂,龍邊為護法,五爺廟不發也難。
(三) 五爺廟戲台不可拆,拆了就守不住氣。

我們參觀著四周的對聯,人潮也很多,戲台上對聯寫著:
車騎憑步走,走遍了四海九洲,不離咫尺
人物借身裝,裝出了千兵萬將,就這幾員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知識在体驗中顯得格外深刻,千里太行之美雖未盡收眼底,五台聖地卻也在眾人虔心禮敬中,留下美好回憶。

元合